建好藏区交通,加快藏区发展,促进边疆稳定,历来被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也是交通运输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10月22日至24日,在参加厅机关党员干部赴杨善洲林场学习活动后,一向十分重视藏区出省通道建设、关心藏区交通建设一线职工、关注藏区道路建设养护质量、牵挂藏区交通沿线民生的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刘一平,长途跋涉几千公里,深入到滇川交界的香格里拉、德钦等地,与当地党政领导、交通部门负责人,共商藏区交通运输发展大计,共议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良策。无论是在悬崖峭壁的“一线天”,还是交通建设一线的工棚边,刘一平一行风尘仆仆,访藏民、看工地、进道班,把足迹留在了高山峡谷间,把发展的信心传递到了每个藏区交通建设者心中。
交通支起大香格里拉“骨架”
沿国道214线进入小中甸镇,茂密葱郁的森林,野花盛开的高山草甸和一栋栋崭新的藏族民居、新修的柏油路、随处可见的青稞架构成一道美丽的藏区风景。
迪庆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天然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由滇入藏的交通要冲,素有“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之路”的称誉。新中国成立前,迪庆境内无一寸公路,交通运输极端落后,还处在“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状况,交通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溜索过江。1951年,迪庆境内开始修筑公路,拉开了迪庆公路建设的序幕,逐步改变了交通闭塞的状况。
“以前,这里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没有排水沟,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有时候骑摩托车出门,一不小心就陷在泥巴里,马走在上面也会摔跟头。出行很不方便,很多农畜产品运出去都靠人背。”迪庆州委常委、香格里拉县委书记余胜祥道出了藏区交通状况的变迁。
徜徉在滇川藏区的城镇或农村牧区,令人感慨和感动的首先是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路,在让外界深深感受到藏区发展与变化的同时,也让生活在这方热土的人们感到振奋与憧憬……从无路到有路,再到走得顺畅、便捷。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把迪庆建成东部藏区的交通枢纽”的目标,迪庆州正全力加快“入藏、通川、达边”交通建设。站在香格里拉至稻城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图前,迪庆州交通运输局局长陈群兴致勃勃地介绍迪庆综合交通发展的“122313”思路,即:建设1条丽香铁路,香格里拉、德钦2个机场,丽香、西香2条高速公路,香德、德维、香维3条公路主干线,香乡、香稻、香木、香玉、滇川、德盐、德巴、德芒、德贡、维福、维兰、维通、维丽13条对外通道和实施乡乡、村村、组组通油路或硬化路,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网络,机场、水路运输为补充的大交通运输格局。
“以后滇川路可以有多条通道供选择,未来,迪庆道路通达条件差的情况将得到基本改善,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陈群这样评价即将形成的迪庆大交通网络格局,“它将把迪庆建成大香格里拉区域客流、物流集散中心和藏区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大交通推动大开放,大交通支撑大产业,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蓝图近在眼前。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素的话语在藏区雪域高原得到了生动诠释。虽然,迪庆州大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基本改变了“行路难、行车难”的问题,但也存在交通建设历史欠账多,“补课”任务重;交通总量不足、路网密度不够、交通功能不完善、枢纽地位不突出等问题,与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高效出行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车一路向前,时而穿梭在雪域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时而颠簸在崎岖的盘山公路上,刘一平一边实地查看当地的交通状况,一边详细了解云南藏区出省通道的建设进展情况。
一位游客的期盼
时值香格里拉旅游的旺季,澄碧的蓝天,熠熠生辉的雪山,神秘幽静的藏传佛教寺院……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但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仅让游客大费周章,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在香(格里拉)稻(城)公路浪都段,来自昆明的游客周云华忍不住吐槽:“要是我们云南境内的道路状况能像四川境内一样,该多好啊!请您一定要 迪庆属云南唯一藏区,自从在国家层面上将“中甸县”成功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之后,云南提出与川藏毗邻藏区一起建设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虽取得了相应成果,但实际操作中的建设进展却极其缓慢。这片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迪庆州人大副主任、工商联主席陈俊明呼吁:“云南应再一次迅速将大香格里拉的环线及核心全面建设作为全省旅游优先发展战略认真研究并实际投入,加快构建完善的迪庆交通运输网络,具有无以比拟的区域战略意义。”
三省联手,合作共赢。参加调研的四川省甘孜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汪洋强调,要深化与云南、西藏等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加快区域内道路交通互联互通,共建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尤其是要把交通建设摆在首位,抓紧推进重要国省干线的改造和建设,构建藏区与内地和周边省份的快捷大通道。
“迪庆具有连接西藏、四川的区位优势,要突出重点狠抓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省委书记李纪恒在迪庆高原调研时曾要求,迪庆州要加强与周边的互联互通建设,着力构建东连四川、西接怒江、北进西藏、南入丽江的大香格里拉公路交通体系。
在整个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中,迪庆处于几何中心,这使得迪庆州在“大香格里拉”地区中起到轴心区的作用。“如何利用这个区位优势,打破区域间的各种壁垒呢?改善通达条件成为迪庆最先要突破的瓶颈。我将积极向中央和省里真实地反映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持。”刘一平表示。话音刚 目前,四川入滇道路已基本具备连接条件,但我省藏区出省道路仍处于提升改造和攻坚时期,由于工程的艰巨性,还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铁军中的铁军
藏民都说,滇川通道是凿出来的天路。
当置身于在悬崖绝壁上凿开的滇川通道上,只见日夜奔腾的东旺河就像缠绕在巨人脚下的一根细细的蓝丝带,显得那样寂寥。300多米的高差,不时会令人头昏目眩。心中不由产生这样的疑问:建设者是如何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修路的?
“滇川通道三级公路是连接滇川两省两州的重要通道,该通道不仅是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屏障,还可以避开迪庆、甘孜两州之间大、小雪山常年积雪封山断路的现象,使滇川国防公路畅通无阻,更可以有效保护大小雪山珍贵天然林木,是一条集经济、旅游、生态、国防为一体的黄金大道。”陈群介绍说,滇川通道建设项目全长为54.2公里,其中,一期工程从香格里拉县东旺乡胜利桥至四川省毛屋段,全线长31.42公里;二期工程从很永至胜利桥。目前,一期路基工程已接近尾声。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高山峡谷相间,地形起伏大,当地藏民用“深山绝壁通天路、历尽艰险架飞虹”来形容交通人的艰辛。
滇川通道一期工程第一标段的项目经理陈大奎从事公路建设已经30多年了。他说:“我修路30多年了,像这段公路几乎步步惊心的修路经历还是第一次遇到。”
迪庆州政府蔡武成副州长介绍说,在悬崖峭壁上凿路一靠头脑,二靠吃苦耐劳精神。首先,筑路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悬崖峭壁上开挖一条宽度不到一米的人行便道,这条便道要从低谷处向上开挖,很是艰难,修这样的便道就如同在空中搭建一个天梯,其险无比。便道修好后,工人们便攀援在悬崖上开始打炮眼,修进场简易公路,简易公路修好后才将机械设备运进施工场地。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陈群身为一名交通人,对迪庆州交通网布局不完善、对外通道不足等现状十分担忧。境内公路布局以国道214线和香维、德维线为主骨架,路线以南北走向布局为主,路网布局单一,成“树状”缺乏与周边地区的东西向布局的直接连通路线。由于通达深度不足,存在“最后一公里”现象;加上部分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公路“通而不畅、通而不安”等“卡脖子”现象安全隐患大,农村公路整体功能难以发挥,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民群众的出行。
据了解,滇川通道香(格里拉)乡(城)公路香格里拉很永至四川毛屋段,最高造价路段每公里超过2500万元,是目前全省三级公路中造价最高的项目。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导致迪庆州交通建设和养护成本高,目前在建的香德二级公路单位造价接近4200万元,是全省二级公路建设中投资最高的项目之一。
修筑公路不仅艰辛,而且充满危险。驱车行进在施工公路上,越往里走,道路越是艰难,坐在车上的人们,心始终是悬着的。我们所乘坐的越野车,底盘被擦了十多次,车胎被磨破了一次,就连熟悉藏区路况的司机都感慨:“现在路面基本上已成型,比起前两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
“人们都说,在鲁甸地震中抢险保通的交通人是铁军,今天看来,你们是铁军中的铁军!”刘一平对筑路人动情地说:“此行我感触颇深,一是藏区自然条件恶劣,筑路人克服万难的精神令我敬佩;二是藏区通道建设承载了太多人的期盼,我们也将积极呼吁,担起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早日畅通藏区出省通道。”听罢,正在工程建设指挥部辛勤劳作的筑路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邀请刘厅长合影留念。
滇川通道一期工程第二标段的项目经理易遵义是四川人,他也很有感触:“虽然在这里修路的条件非常艰苦,困难重重,但是当地的藏民对我们交通人感恩戴德,遇到修路人,他们会主动邀请去家里喝杯酥油茶,大家都希望早日打通这条通道。”
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这些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将伴随着滇川通道的不断完善,为游客带来更多选择、更多便捷;而民族团结示范区的风韵,将展示迪庆州建设和谐社会的多姿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是窗口的阶梯,登上它,便风景无际……